761.第761章 郭嘉指点迷津
作者:秀才会武术      更新:2022-07-23 21:35      字数:4066
  柚子小说 www.18uz.com,最快更新三国之乱臣贼子最新章节!

  曹丕弓马娴熟,对付三五个军汉不在话下,可是,太史慈是谁?

  史书记载,太史慈可是能与小霸王孙策大战上百个回合不分胜负的人物。

  战场之上,十人敌只不是普通战将,百人将可以成为良将,千人敌为大将,万人敌为上将!

  曹丕与太史慈之间差了可不是一点两点。

  南门沦陷,青州军长驱直入,陈留危在旦夕,曹丕只不过是凭着一股怨愤之气在厮杀。

  有道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一旦气泄了,再想超水平发挥,几乎是天方夜谭。

  刚开始,曹丕奋起余勇,尚能与太史慈对拼一番,可是,时间一久,曹丕便只有招架之力,再无还手之功。

  若不是太史慈一心想抓活口,曹丕早已经死了。

  局势不妙,这时候,曹丕才意识到自己有多莽撞。

  单挑敌将,不只需要勇气,还需要上佳的武艺。

  可以想象,若是曹丕落败身亡,陷入混战的曹军将士绝难支撑下去。

  曹丕虽然萌生了死志,却不代表他现在就想死。

  只可惜,世上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曹丕此时的生死完全不在他掌握。

  “铿铿”,武艺精湛的太史慈逼退了两侧的曹丕亲卫,他虚劈了一记,完全吸引了曹丕的注意力,这时候,只需要一个回合,太史慈便可以击落曹丕,将其擒拿。

  大功告成之际,远处传来一声呐喊,“大公子,某来助你!”

  来者速度极快,几乎眨眼间便蹿了过来。

  曹丕大喜过望,“叔父!”

  来的正是曹军大将曹洪。

  曹洪善使大刀,第一时间便为曹丕解围。

  太史慈虽然无奈,却也知道,不将曹洪击败,自己不可能擒获曹丕。

  兵对兵,将对将。

  曹丕死里逃生,然而,四周的曹军士卒却落入下风。

  冲入城中的青州军太多了,他们逐渐占据了上风。

  陈留陨落的太过诡异,高大厚实的城墙怎么会说破就破?

  陡然出现的炸响又是怎么回事?

  太多太多未知让曹军无心作战,他们只是被曹丕胁迫至此,不得不战。

  一方士气高昂,一方疲于应付,两相比较,自然是青州军稳居上风。

  照这趋势,用不了多久,青州军便可以掌控全局,夺下陈留城。

  曹丕放眼四望,己方人马都已陷入苦战,青州军依旧源源不断而来,他们仿佛不知疲倦一般,奔入城中的第一时间便可以加入战斗,

  “大公子,速速退去,再不退却可就晚了”

  “大公子,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呀,陈留丢了,我们还可以再夺回来,可是,你若是出了事情,曹公情何以堪?”

  “大公子,事已至此,还请速做决断!”

  ……

  劝退的声音不绝于耳,曹丕硬若磐石的心思逐渐松动起来,他本想与陈留城共存亡,可是,看到己方人马惨死的模样,他又觉得不甘心,他想重头再来!

  退却,意味着要接受失败,接受流言蜚语。

  相对于死亡,活着才是最大的挑战。

  想到这里,曹丕终于咬紧牙关,下达了退却的军令。

  “叮叮叮”,鸣金声响彻战阵。

  曹军士卒精神一阵,熬了这么久,终于等到了退军的信号,他们打起精神,强行逼退了步步紧逼的青州军。

  是生还是死,全在一念之间。

  下达全军退却的命令之后,曹丕在曹洪等亲卫的掩护下,顺利退出城外,他望着高大的城墙,叹息不已。

  四周亲卫浴血奋战,“公子,快走吧,再不走可就来不及了!”

  曹丕只能落荒而逃。

  主将败逃,太史慈、胡庸、高顺几乎没费什么力气便夺了陈留城。

  自此之后,曹操在兖州的最后一座坚城被连根拔起,李贤将曹操的势力完全逼入了关中。

  函谷关、陈留城接连失守,曹操处在崩溃的边缘。

  “李贤小儿,为何处处与我作对!”

  头痛之疾又发作了,曹操浑身颤抖,汗珠与泪珠混杂作一处,滚落下地。

  痛,实在是太痛了。

  有那么一瞬间,曹操甚至想要了结了自己的性命,然而,下一刻,他便醒悟起来,活着,一定要活着让李贤付出代价。

  幸好,头痛之疾来的快,去的也快。

  片刻之后,曹操便重新唤人。

  侍从早已经习惯了零散落地的竹简,甚至习惯了曹操阴鹫的眼神,他们不敢多看,不敢多问,只是快速地清理污物。

  持续不断的坏消息早已让人麻木了,曹操这几日总会迁怒与人,侍从们不想做一个枉死鬼,所以,只要有可能,他们会尽可能地远离曹操。

  忽而,曹操大声咆哮,他抽出长剑,一剑刺死了一名侍从,然后阴冷地吼了起来:“滚,都给我滚”。

  侍卫们急忙冲入屋内,这时,曹操仗剑而立,嘴里道:“总有刁民想害我!”

  自从贾诩变节,献出函谷关之后,曹操便显得十分多疑,他开始怀疑任何接近他的人。

  这一日,无辜惨死的侍从并不是丧命的第一人,在他之前,已经有三人丧命于曹操之手。

  这时,一名侍卫低声禀告:“使君,奉孝先生来了”。

  曹操精神一振,“喔?奉孝到了?快快有请,快快有请!”

  须臾,郭嘉便见到了两翼斑白的曹操,他心中一酸,作揖道:“使君,张鲁出兵了”。

  曹操看着郭嘉,喃喃自语,“是我错信奸人,错信小人呀,若是奉孝在此,何至于此?”

  曹操在痛惜自己所信非人,压根没听到郭嘉在说什么。

  郭嘉无奈只得重复了一句,“使君,汉中张鲁出兵两万,随时可以奔赴关中”。

  曹操这才缓过神来,“喔?张鲁出兵了?两万?好呀,奉孝,多亏有你,多亏有你啊!”

  郭嘉心中一沉,一个月之前,曹操可不是这副模样,那时候,青州军虽然大军压境,可是,曹操却胸有成竹。

  现在的曹操是怎么了?

  人虽然还活着,可是,看上去却完全丢了精神气,仿佛一具行尸走肉。

  青州军虎视眈眈,这时候,曹操可不能有任何意外,否则的话,关中便有陷落之忧。

  乱世当用重点,重病当用猛药!

  想到这里,郭嘉一声大喝:“使君这是怎么了?”

  曹操茫然不解,“奉孝此言何意?”

  “使君,铜镜在此,你可以照照镜子,满脸颓废,魂不守舍,这还是那个气吞山河,指点江山的曹操曹孟德吗?”

  曹操呆呆地看了看镜子中的自己,他掩面长叹:“奉孝,丢城失地,我如何面对关中父老?”

  “只要使君在,关中便有希望,丢了函谷算什么,我们尚有五万大军,足可一战”

  曹操叹了口气,“贾诩狗贼误我!”

  “当务之急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尽快收敛残军,布置防线,否则的话,一旦青州军缓过神来,到时候丢的可就不只是函谷关了”

  危言耸听,却又仿佛当头棒喝,急切间,曹操终于缓过神来,他咬牙切齿:“奉孝所言极是,丢了函谷不算什么,有朝一日,我一定要虐杀李贤,以出心头之恨”。

  郭嘉不置可否,让曹操有一个念想也算不错。

  “对了,刚才你说张鲁可以出兵两万,此言当真?”

  “不错,我对张鲁晓以利害,他知道,一旦李贤得手,绝不会放过汉中,所以他愿出兵两万,随时来援”

  曹操微微颌首,“刘璋呢?他怎么说?”

  “刘备遗孤刘阿斗似乎已经到了益州,刘璋的态度不言而喻”

  曹操松了口气,看来,李贤的强大已经让其余军阀意识到了威胁。

  昔日,刘璋可是李贤的盟友,如今却作出背信弃义之事,收留刘备余孽,这说明什么?说明李贤不得人心!

  曹操很有些迫不及待:“益州富足,若有刘璋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郭嘉可没有这么乐观,“使君,我听说马孟起已经退到了雍州,并州已经落入李贤之手,可有此事?”

  曹操阴沉着脸,道:“不错,韩遂降了李贤,有此人相助,李贤在并州如虎添翼,马超虽勇,却不是他们的对手”。

  北方的局势竟然恶化到这个地步。

  如今,荆州的张绣击败五溪蛮军之后已经完全腾出手来,他们完全可以响应李贤,滋扰关中。

  一旦太史慈由东往西而来,曹操便面对三路大军!

  这是什么概念?

  北方的田楷、韩遂、赵云,有兵马三万,东侧的太史慈、高顺、胡庸有兵马四万,南侧的张绣、徐盛有兵马三万,这可是十万大军呀。

  前所未有的压力令人窒息,怪不得曹操大受打击。

  这可是曹操起兵以来最危险的一次,一个不好,曹操苦心经营多年的基业便要烟消云散。

  “奉孝,何以教我?”

  郭嘉知道,事情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使君,益州、汉中可以引为奥援,但是,却不可以寄予厚望,若想李贤后院失火,还得靠江东孙氏呀!”

  曹操眼前一亮,经过数年的发展,如今的孙氏早已经今非昔比,吞并士燮的地盘之后,孙权已经成为仅次于李贤的第二大军阀。

  如果能够说服孙权,倒是一招妙棋。

  只是,孙权会轻易就范吗?

  之前,一直是贾诩负责曹操对江东的联络事宜,如今贾诩已反,曹操一败再败,江东会改变策略吗?

  “江东人才济济,武有周瑜、韩当、黄盖、程普,文有张昭、鲁肃,诸葛瑾,孙仲谋会与李贤反目成仇吗?”

  郭嘉微微一笑:“会的”。

  “嗯?”

  “因为孙仲谋也有野心,除了江东之外,放眼天下,我们是唯一一个可以拖住李贤的势力,只要孙仲谋不是傻子,他一定不会坐山观虎斗”

  孙权与李贤可是姻亲呀,还有什么比姻亲内斗更吸引人?

  曹操来了兴致,“我们该如何行事?”

  郭嘉摇了摇头,道:“使君,这一次,我们什么都不用做,想必孙仲谋已经找到了足够的理由,我们要做的事情便是伺机以待”。

  曹操大喜:“好一个伺机以待,张绣、太史慈不足为惧,关中之险绝非戏言,只要击败田楷、赵子龙,关中便稳如磐石!”

  眼瞅着曹操重新恢复了信心,郭嘉终于放下心来。

  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败的没了信心。

  如果连曹操都没了信心,这关中如何守得住?

  郭嘉归营,曹军上下完全变了副模样。

  原本赵云的骑军可以深入关中腹地刺探消息,可是,郭嘉回来之后,曹军多次设下陷阱,成功击杀青州游骑。

  多次折损之后,赵云只得收敛兵马,缩小了探马的活动范围。

  不得不说,这是青州军大胜之后,第一次落入下风。

  曹操闻讯,更是大喜过望。

  没了贾文和,还有郭奉孝!

  有时候,曹操甚至迫不及待地希望青州军追来,只要他们贪功冒进,设下陷阱的曹操便可以将其重创,只可惜,青州军一直在函谷关,停驻不前,这让曹操很是惋惜。

  何去何从,田楷、赵云意见一致,在援军抵达之前,守住函谷关才是第一要务,他们知道,曹操在关中依旧有强大的军力,倘若紧追不舍,反倒有可能吃上败仗。

  偷鸡不成蚀把米?如果真的这样,田楷、赵云便成了罪人。

  田楷也好,赵云也罢,他们都不是好大喜功之辈。

  夺下函谷关的意义非同小可,只要坚守住,并州而来的青州军便可以源源不断地开赴而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大量的军械、粮秣、兵员通过并州进入函谷关,而曹操同样在聚集兵马,以图再战。

  关中大战一触即发,这一战,直接干系到关中之地的归属权。

  若是曹操胜了,他将获得宝贵的喘息之机,若是李贤胜了,他将拥有问鼎天下的实力。

  这是一场旷世之战,参战的双方都在尽可能地增强己方实力,削弱对方的战力。

  庐江郡内,江东军不甘寂寞,他们昼伏夜出,只为了避开敌方细作。

  潜伏数年之久,孙权终于要亮出他锋利的爪牙。

  只是,这一次,不知道江东军的敌人是谁,是李贤?还是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