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3 章 后日谈05
作者:喃喃果      更新:2023-11-22 00:50      字数:4550
  征和四年,夏。

  五柞宫中有一巨大的梧桐树(),遮天蔽日。每逢帝驾降临此地之际5[((),皆有云蒸霞蔚之景。远远望去,如同有仙人降临。

  年迈的帝王近来极为钟情于此处离宫。有司便开辟了一条直道,日夜往来于五柞宫与柏梁台之间,好让帝王在晨起时饮上一盅金铜仙人手中的清露。

  帝王对琼浆仙露能使人长生的传说深信不疑。经过日日饮用之后,他的寿数已臻六十又七,远远超过刘氏几位先祖的年龄。据中朝官员的说法,他们的陛下每回主持常朝时,声音仍然如洪钟般清晰。

  “真的么?”

  刘弗陵若有所思道:“父皇的身体安康,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刘弗陵今年五岁,又或是六岁,身体已经高壮得如十数岁的少年。与略显成熟的外表不同的是,他的内心仍然保留了稚童的单纯。“尧母门”的隐喻席卷长安之际,刘弗陵还是襁褓中的幼童。他听说年长三十余岁的太子兄长殒命湖县的消息,即使他不知道那意味着什么,幼小的内心却有一丝恻然。

  自那以后,刘弗陵愈发盼望他年迈却伟岸的父皇身体康健了。

  小黄门讨好地笑了一笑,刚想奉承两句,却被身后突然出现的人意外打断了。

  “霍大夫——”

  刘弗陵三两步跑到了霍光的身边,这是他最喜欢的人之一。皇子与帝王近臣走得太近是一种忌讳。刘弗陵却从没被任何人提点过,你不能这么做。皇帝与钩弋夫人仿佛视而不见一般,霍光也未有任何退避的举动。

  霍光笑了笑:“小殿下。”

  霍光跟在刘彻身边数十年,神态也学得刘彻的五六分。刘弗陵有时觉得这人很像他的父皇,却比他的父皇更温柔。

  他心中父皇的形象,仿佛永远笼在一层威严的雾里面。他看不懂。

  但今天刘弗陵却觉得,这层迷蒙的雾也笼在了霍大夫的身上。刘弗陵微微地皱了皱眉,又很快恍然大悟。

  “父皇又召见了那群方士吗?霍大夫,你也在一旁旁观了?”

  霍光说:“对。”

  在智者与孩童的游戏里,霍光永远不是主动的那一方,都是刘弗陵问什么他答什么。但今天,他眼神焦灼而悲伤,像是那个童话中急于对树洞吐露秘密的国王。

  他说:“陛下想回到过去。”

  “过去?”

  年幼的孩童一生过于短暂,尚且不能理解“过去”的含义。但他猜测,或许这就是父皇和霍大夫身上那层雾的由来。

  “那父皇他,成功了么?”

  “……”

  霍光摸了摸刘弗陵的额头——即使两人几乎没有身高差,但他仍像对待小孩子一样对待他,后者对此殊无异议。

  “回不去了。”霍光说。

  举目四望,五柞宫中来来往往,尽是霍光不熟悉的面孔。当年同入中朝的侍中里,如今还屹立于朝堂上的,十不存一。

  ()  他们或是死于疾病,更多的则是身陨于征和一年的那场灾祸。

  霍光想,如果方士果真能使术逆流时光,陛下会回到哪一年呢?

  征和一年?

  元封五年?

  还是……元狩六年?

  以霍光的了解,或许他的主君也不能决断。他知道,陛下不是想回溯光阴。

  陛下想见一面故人,如此而已。

  突如其来的惊叫声打断了他的思绪:“霍都尉,霍都尉,不好了!()”

  霍光微微皱起眉头。自两年前的大祸后,陛下身边的人也愈发不周全了。

  发生了何事??()_[(()”

  “陛,陛下他突然昏过去了!方士们说,是因为他的魂魄回到了过去!”

  -

  刘彻睁开眼之时,还在迷迷蒙蒙地想:这回他遇到的,终于是有本事的人间神仙,不是沽名钓誉的骗子了。

  也不枉他半生寻仙问道……

  嗯?

  很快,刘彻发现了不对劲之处。自从他感受到自己的魂魄从躯体中抽离后,仿佛不再老迈,变得年轻了许多。

  刘彻原以为是时光逆流,躯体也便年轻的缘故。再定睛一看,他竟没了躯体。

  他变成了一缕游魂。

  目之所及,是熟悉又陌生的一排排宫殿,刘彻的御驾多年不曾来过此地,但记忆不曾褪色半分。

  他仍然能够一眼认出来,这里是元鼎六年的未央宫。

  刘彻来不及惊诧或愤怒,他立刻想到了一个攸关紧要的问题——

  自己变成了一缕游魂,那这个时空的自己呢?

  帝王离魂、大汉岂不是要乱了套?

  然而,刘彻的身体仿佛有了自主的意识一般,幽幽飘向了宣室殿的方向。很快,他的疑问就得到了解答。

  殿中有两位男子,各自以闲适的姿态坐着。其中一人着黑红帝王冠冕,却卸去了通身威仪。另一人一袭稳重的靛青色深衣,腰间佩宝剑,面容使人一见就如沐春风。

  游魂刘彻当时僵在了原地。

  他知道如今方才元鼎六年,这个人必然是活着的。然而,什么已知事实都比不上见到真人那一刻的冲击力。

  年老的帝王早已喜怒不形,通身的时常使身边人畏惧不已。但在此刻,他的整个嗓子却彻底哑了,水渍模糊了眼珠的焦距。

  “仲卿……”

  他喃喃道。

  那两个人毫无反应,自顾自地说着话,仿佛对这一声殊无所觉。

  “仲卿!”

  卫青仍浑然不觉。

  他头疼地瞪着眼前的帝王,头疼地揉了揉太阳穴,忍不住出言提醒道:“您一会儿就要见太子和太子妃了。”

  言下之意,怎么还这么不稳重?

  刘彻却“哼”了一声:“太子夫妇前来拜见朕,该紧张的是他们才对,朕紧张什么?”

  “那也不能当着据儿和他新进门妻子的面这么说吧……

  ()  ”卫青满脸写着无奈。

  哪么说?

  游魂刘彻一边感到疑惑,一边却狠狠地瞪视着另一个他。想当年,他与仲卿便是这般亲密无间、近乎无话不谈。

  然而当他只能反复读取回忆怀念时,另一个他却正在享受着这一切。

  刘彻不能不嫉妒另一个自己。

  妒火中烧的同时,帝王的理智仍然抽离出了一丝,捕捉了个中的不对劲之处。

  太子妃?

  据儿,何时有太子妃了。

  据儿……死前,膝下已有了子女,第一个孙子方才出生。但皆非他正妻所育。太子宫的女主人一直空悬。

  刘彻的记忆中,刘据十数岁时还向他求过几次,后来便再也不提,父子仿佛达成无声的默契,在这个问题上三缄其口。

  就连刘彻自己也很难说明白,他究竟是选不出配得上据儿的外家,还是担忧重蹈陈氏的覆辙,又或是惧怕什么?

  为什么,为什么,此世的刘彻殊无顾虑?让太子早早娶了妻子?

  他就不怕……

  游荡在空中的魂魄察觉到一丝微妙:莫非,方士们果然又是诓他,生造出了一处子虚乌有之乡?

  但如此栩栩如生之仲卿,又如何解释?

  年迈的刘彻拧着眉头,抱着满腹的疑惑,默不作声继续看了下去。其实他已经意识到,自己作声与否都不会被人看到。

  但莫名地,刘彻不想让自己遁形于人前。

  特别是……仲卿的面前。

  “那陛下也不能一见面就催他们生孩子吧。太子妃是新妇,该让她如何自处?”

  “哼。”

  刘彻又道:“若非是那道律令,她早该嫁进宫里来的!”

  卫青不客气地戳破了他:“女子十八未婚者方税,这可是陵月提议,陛下您亲自下明旨召发往各郡县的。”

  “……”

  刘彻目光游弋,一时没了言语。半晌才道:“是朕下旨又如何?朕除了皇帝还是据儿的爹,还不能着急儿子娶不着媳妇了?”

  卫青:“……”

  “再说了,要不是去病和陵月那头迟迟没动静,朕何至于把抱孙子的期盼全放在据儿身上!”

  卫青:“……”

  陛下您这么说,一姊和一姊夫同意了么?

  空中的刘彻一瞬如遭雷劈。

  他、他听见了什么?去病?去病竟在元鼎六年还活着?

  子虚乌有之地,竟然能使人死而复生?

  刘彻顾不上可能会暴露自己的风险,只想当即冲下去问那两假人个究竟。但他张了张嘴,终究发不出一点声音。

  他只能悬在空中,静默地旁观一切。

  “这小两口也真不省心。”另一个刘彻却已经兴致勃勃地批判了起来:“每次朕一开口问,都说明年一定。明年复明年,这都几个明年了!”

  “诶,仲卿,你说去病他不会是……”

  “陛下。

  ”卫青打断了刘彻:“这话您不若当着去病的面一探究竟。”

  “你当朕没说过?”刘彻气急:“仲卿你可知他是怎么回答朕的?”

  “‘陛下,激将之法对臣没用。’”

  刘彻学得不算像,让他模仿别人实在是为难人了。但卫青却能想象外甥说话时冷冷的神情,和刘彻被堵了之后气得哑口无言的模样。

  他忍不住笑出声来:“噗嗤。”

  成功惹来刘彻的一瞪:“都怪你那好外甥,让朕一点抱不上孙子。”

  话锋一转,他又道:

  “朕打算,等据儿的这个孩子一出生,就把他立为皇太孙。省得以后据儿知道了巫蛊之祸的事情,疑心父皇对他不满了。”

  “对了,朕还听陵月说,据儿的长孙亦是中兴之主。朕打算临走之前留一道旨意,让据儿把他也封为太孙。”

  刘彻搓了搓手:“如此,我大汉就可四代无忧矣。”

  说着说着,话题又转到了另一处:“仲卿你说,他把大汉托付给一个总角小儿,临死之前能走得安心么?”

  提及正史时,刘彻通常用“他”来指代。他坚决不承认那人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当然,用那人衬托自己的英明神武,是他乐此不疲的环节。

  但刘彻丝毫不知道,这一句给了另一个自己多大的暴击。

  悬在空中的刘彻已经彻底麻木了。

  巫蛊之祸,托付总角小儿,太孙……

  他想起了早早被废黜黄老之学,其中就有庄周梦蝶的典故。他自以为是庄周观蝶,其实早被人作为蝶,观了一辈子么?

  倏然,无人闻的悲凉笑声响彻了宣室殿的上空,久久不散。

  “……”

  刘彻再度睁眼之时,映入眼帘的是霍光和刘弗陵焦急万分的面容。鬼使神差地,他又想起了那一句话。

  仲卿你说,他把大汉托付给一个总角小儿,临死之前能走得安心么?

  安心又如何,不安心又如何呢?

  “朕没事。”

  刘彻一张口,才发现自己嗓音哑得惊人。他摸了摸幼子的脑袋,让他下去休息之后,又转向了霍光。

  “子孟啊……”

  “陛下。”霍光微微低头,恭顺道。知道,这是刘彻有重要的话要说的眼神。

  但意外的是,刘彻提及了一个霍光始料未及的名字。

  “你侯在此处,可是想问朕有没有见到你兄长?”

  霍光的瞳孔猛地一缩。

  “……是。”

  霍光从未分享过对兄长的思念,他也无人可以分享。霍光身为天子近臣,同卫氏太子一党的亲善程度有限,他又不愿在陛下面前提起阿兄,那样好像在利用阿兄为自己博取前程一般。

  几十年后,却被帝王意外地点破。

  霍光不得不思索刘彻点破的原因,倏然间,想到某个可能:“莫非,莫非,陛下您,您见过了……”

  一向稳重的奉车都尉说话都在颤抖。

  刘彻看着他,没有回答。

  漫长的沉默之后,他像是没听见刚才那句话般:“据儿唯一的孙子,是不是还在狱中?待朕驾崩之后,你就把他放出来吧,让他好好长大成人。”

  说完这句话后,刘彻就让霍光下去了。

  自始至终,他没有给出一句回答。霍光也像失忆般,未再问过一句。

  只是,从此以后,每当帝王召来方士作法回溯时光之时,他的奉车都尉都会牢牢地守在一旁,寸步不离。

  可惜,再未成功过一次。

  后元一年,山陵崩于五柞宫。!

  喃喃果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