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9. 另一份礼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作者:
月光蓝莲 更新:2023-08-25 06:41 字数:3303
打,怎么打?
谁都知道准噶尔部野心勃勃,但一般人还真惹不起对方。
前面年羹尧击败的青海罗卜藏丹津,战败后就逃到了准格尔部,受到了部落首领策妄阿拉布坦的接纳,胤禛派人多次去所言,策妄阿拉布坦都不鸟胤禛,一边说着要和平,另外一边却做出各种挑衅大清的事来。
其心思完全的表露了出来。
也因此打准噶尔部的理由是完全可以找得到的,能说得上是:出师有名。
但怎么打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且两座矿山爆出后,不单单要防备准格尔部落的人,还要提防漠北蒙古众多部落,以及俄国。
除此之外,还有大清内部的问题,那可是两座“金山”,谁能不心动?
哪怕就是有些人没有半点私心,也会想要把两座“金山”划到自己所在衙门的名下,因为这代表着业绩!
有了业绩,就可以步步高升。
不过这些都考虑得稍微有些早。
怡亲王等人给胤禛的建议是,现在最关键的人派人去那两座矿山查看一番,确定其规模,如果真是巨矿,那才值得大清投入众多资源,如果只是小矿,品质再高,也没有特别大的必要了。
这个建议很现实,胤禛准了,由高庆领头,带领他的属人领着勘察这方面专业人士以及护卫去勘察矿山,当然名义上肯定不是去勘察矿山。
而是胤禛随便找了一个借口,说是给和硕额驸多罗郡王策棱送去赏赐。
策凌驻扎在阿尔泰城,一方面是他的部落在那里,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防备准格尔部东出。
嗯,值得一提的是,准噶尔部的上一位首领噶尔丹当年野心勃勃干掉的第一个部落就是策凌所在的部落,不过当时还是策凌的爷爷当家,双方可谓是血海深仇。
从巴彦淖尔城出发到阿尔泰城的话,一路向西北方向走,路线在荒郊野岭的地方只需要稍微偏北一点点,就能到达两个矿山。
胤禛的几个姐夫妹夫里,他最看重的就是漠北蒙古喀尔喀出身的策凌,登基第一年就给他爵位晋升为多罗郡王,如今派人送赏赐,也不会让人意外。
这事胤禛下了封口令,在矿山没有勘察清楚之前,绝对不能泄露半点情况。
不过蕙兰还是听到一些风声,她主要是从弟弟高庆被派出京城的事情里,琢磨出来的。
现在就只等着时间流逝,那一天的到来。
蕙兰相信自己送给胤禛的大礼,会让他欣喜若狂。
恐怕不单单是胤禛会欣喜若狂,整个大清都会,那可是一座以现在科技水平开采几百年都不一定能开采完的巨大矿山,整个矿脉无比巨大。
将这事告诉胤禛,蕙兰主要是有两个目的:
第一就是给自己家里搞个爵位,发现了那么大两座矿山,胤禛不给个爵位可说不过去。
或许在很多人眼里胤禛有些“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可在他信任你的时候,给好处也绝对不会手软。
比如年羹尧,一个辅佐恂郡王胤祯打赢西北之战的功劳,先帝当年是已经奖赏了年羹尧。但胤禛上位后,又拿这个理由足足赏了年羹尧两次,还将他旗籍抬到了汉军镶黄旗。
说句不好听的,年羹尧之后会那么膨胀,膨胀到明明知道胤禛要收拾他了,也依然半点不改行事,纯粹就是被胤禛自己给捧起来的。
外人看着这事牙酸的不行,可如果对象是自己,那就非常美滋滋呢,恨不得赏赐力度再大一些。
第二就是让胤禛更加重视和准噶尔部的战争,避免“博克托岭、和通泊之战”的大败,这一次失败,可算是把胤禛所有在军事上的进取心全部都给打没了,即便是后面重新打了回来,但胤禛后面依然把他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内政上。
避免这一战的失败,能更多的保留大清元气外。
除此之外,中原人有个非常神奇的事情,从先秦时代到后面,但凡是能种地和有矿有利益的土地,那是无论如何想方设法都不会让其丢掉。
即便是某些王朝武将不行,甚至于割地赔款的事情都有,但收复的心却一直藏在中原人心里,等下一个盛世,必然将其收复。
不过这里有个前提——那就是要上层阶级的人意识到那地方有利益才行。
后世骂大清放弃北边那么多土地,实际上那些土地在大清都是不毛之地,一点利益都没有,驻扎反而花钱,分散兵力,自然割起地来一点也不心疼,反而觉得是甩掉包袱。
谁知道那些土地里埋藏了那么多东西呀!
这个时代在草原上的人又不认识铜矿石。
嗯,是真不认识。
铜矿石摆在没有相关知识的人面前,那就是一块绿色的石头,谁知道那能练成铜呀!
铜器可是黄色的,按照一般逻辑来说铜矿石难道不应该是黄色的吗?
只能说,知识真的能改变命运。
绿宝石岭的地名,可被叫了几千年,就没有一个草原人发现这笔巨大的财富。
但对于入主中原的大清来说,只要证明草原上某个地方有巨大利益,只要利益足够巨大,那哪怕就是打成屎也绝对不会让。
至少现在的大清不会让,又不是王朝末期,怎么打都打不赢的时候,到了那种时候,自然是不让也得让。
不让的话,就涉及到了另外一个问题。
这么大的事情,这么大的利益,这领头的必须要是宗室里懂军事的人。
上辈子胤禛出兵攻打准噶尔部,可能的确是受到了年羹尧的影响,觉得对方是一盘菜,也或许是为了争一口气,结果派了岳钟琪和傅尔丹当大将军,负责这次征战。
虽说军中也的确有宗室随军,但却不是领头羊,都是些类似于吉祥物一般的存在。
战争这事真不是随便一个人指挥都能打赢的。
岳钟琪和傅尔丹的确有本事,康熙末年他们跟着恂郡王胤祯打赢了,后面跟着年羹尧也打赢了,看上去这两人挺厉害的。
可实际上,这两人都是一个出色的将校,而非是一个出色的统帅,得有人在上面指挥两人,同时也为两人抗住来自朝堂和八旗的压力,才能让这两人发挥出战斗力。
上辈子胤禛敢这么做,一方面是因为年羹尧,另外一方面是因为击败准噶尔部是大清的国策不假,但不击败对方,其实短期来看对大清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伤害,所以有试错的空间。
可多了两座矿山那就不一样了,宗室、八旗都不会允许胤禛这么做,必须要求一击致命,像先帝那样拖拖拉拉打个三征都不行。
多耽误一天,就少开采多少矿呀,那可不是石头,是钱!
断人钱财,可是如杀人父母!
在这种情况下,在八爷党已经烟消云散,恂郡王胤祯已经向胤禛服软的情况下,胤禛是有一定几率复起恂郡王胤祯的。
整个宗室,目前为止,就只有恂郡王胤祯有统帅大军的实绩,项目也对口是西北战事,而且还是打赢了的那种。
不过这事蕙兰是没有半点把握,毕竟胤禛对恂郡王胤祯的态度谁都能看得出来,不加掩饰的不喜。
但如果一旦成了,皇太后就会成为自己的助力,皇后之位,几乎没有任何阻拦了。
可这事全凭胤禛的心思,根本就没有什么操作空间,连向皇太后和恂郡王胤祯透露一点,让其配合都不行。
在无法百分之一百确定胤禛心意之前,绝对不能和恂郡王胤祯沾上。
只能收买一个和自己这边绝对沾不上什么关系的人,在适当的时候,提出让恂郡王胤祯统领大军的话。
结果如何,在胤禛说话之前,谁也不知道。
蕙兰只能抱着“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想法,尽人事听天命。
不过在此之前,蕙兰还要准备一份礼物送给胤禛。
只是这份礼物就不是大喜,而是大怒。
怡亲王胤祥日常按照时间乘坐轿子去皇宫上朝议政,只是这一次刚刚出府,就被人拦了下来。
“来者何人!”侍卫jing惕的大声呵斥道。
“怡亲王恕罪,奴才有要事要报。”来人是一个三十四岁的中年男子,跪在怡亲王轿辇之前,一脸急色,带着一丝慌张和担忧,以及坚定。
胤祥闻言倒也见怪不怪,自从皇兄登基后对自己委以重任,总是会有人跑来想要自己主持公道,他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处理这种小事,掀开轿帘吩咐了身边的奴才几句,让身边的奴才将其打发走。
对方要是有冤屈,就去顺天府告状。
本以为很快就能重新上路,没想到身边奴才却急急忙忙的走了过来“主子,奴才有要事要报。”
“什么事?”胤祥奇道。
奴才掀起帘子,将半个身子伸了进去,低着头小声的对胤祥说道:“主子,对方说他是马齐大人府上的奴才,会俄语,他在无意中发现了马齐大人在私底下和俄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