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第 45 章 吃醋
作者:西凉喵      更新:2023-09-06 05:59      字数:10164
  有个老师的课挪到周末,星期天休息,张惠还要顶着冷风去学校,涵涵高兴地跟妈妈说再见。

  “妈妈你学习要认真哦,等中午我和爸爸去接你,咱们去吃好吃哒。”

  “好。”

  张惠语气很无奈,这个小家伙,怎么还幸灾乐祸起来。

  今天风大,张惠被吹的脑袋疼,出门的时候带了个毛线帽子,一头长发松散地绑了两个辫子垂在胸前,衬得整个人年纪比看上去还要小。

  “张惠你真的结婚了?”

  张惠翻了个白眼:“中午就让你见见我的女儿和儿子。”

  “哈哈哈,你今天看起来最多不超过十八岁。”

  “你嘴巴甜也没用,我决定了,今天不借笔记本给你。”

  “别呀,这堂课的老头讲的那什么方言我听不懂,没你的笔记我们可怎么活啊!”

  张惠听得懂,听口音,应该是淮山市那边的口音。

  身边的人凑热闹,纷纷跟着起哄,张惠笑着推了她一下:“别闹,上课了。”

  张惠见天儿说她结婚生娃了,但是本人真的看不出一点已婚妇女的气质,有些人固执地不肯信,觉得肯定是张惠为了避免麻烦故意这么说的。

  你要问:作为一个女人,有谁会为了避免麻烦说自己已婚生娃的?难道不怕坏了名声以后嫁不出去吗?

  这些人耿直地摇头:我不清楚,但我坚信我的猜测是对的。

  还有一部分自以为聪明的人,觉得张惠应该是本地人,下乡的时候结过婚,后来高考后又离婚回城了。

  离了婚又怎么样,北大的学生,还外貌出色,别说离了婚,就是离婚带娃也有的是人追求她。

  一节课上,张惠潜心学习,有些人望着她秀丽的背影出神。

  下课了,和张惠关系好的同学从她那儿借走笔记。

  “明天你们得还给我。”

  “没问题。”

  张惠收拾好书本要走,突然被一个戴着眼镜高高瘦瘦的男同学叫住,张惠记得,这样是他们的班长,名叫陈鹏。

  “班长叫我有什么事儿吗?”

  陈鹏含蓄道:“有点私事想跟你说,可以借一步说话吗?”

  张惠看了眼手表:“要不你就在这儿说吧,一会儿我还有事,着急走。”

  陈鹏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有封信想交给你。”

  看到信封,张惠下意识把手往身后缩,不敢接。

  “那个,班长,什么事情还要专门写信?要是不方便的话,等下次方便的时候咱们再当面说也行,写信就不必了。”

  张惠站不住了,转身要走。

  “当面说也行。”

  陈鹏突然来一句,好似没听懂张惠的推脱。

  张惠给关系好的女同学使眼色,借张惠笔记那个往前几步,挡在张惠和陈鹏面前,张惠说:“那就下次吧,我先走了。”

  两个人鸡同鸭说,一个想说一个不想听。

  “张惠同学,我……”

  “惠惠!”

  陈鹏突破封锁往前一步,着急叫住张惠。

  这时候,江明彦来了。

  张惠今天穿的是一身白色的羊绒大衣,配黑色围巾,江明彦穿的是一身黑色的羊绒大衣,配白色围巾,夫妻俩穿得真像,两人站在一起,一看就不是寻常关系。

  涵涵蹦蹦跳跳地跑过来:“妈妈,我和弟弟爸爸在门口等你好一会儿啦。”

  江森和江枫哥俩一左一右地扯着爸爸大衣的衣摆,冲妈妈笑。

  张惠心里松了口气,笑着对陈鹏说:“我丈夫和我儿女接我来了,班长我就先走了。”

  “是你亲生的孩子吗?”

  张惠:“……”这还不明显吗?

  江明彦:“……”现在的男大学生胆子这么大吗?

  陈鹏尴尬地笑了笑:“看你的年纪,不像是能有这么大孩子的人。”

  哦,以为她是后妈。

  涵涵撒娇般抱着妈妈的腰,扭头看这个戴着眼镜的人:“我是我妈亲生的,还有,我妈今年一十七岁了。”

  张惠捏捏女儿可爱的小脸蛋:“别擅自给我加年龄。”

  “嘿嘿,咱们算虚岁嘛。”

  “妈妈,饿了。”江枫摸着小肚子喊。

  “走吧,咱们先去吃饭。”

  陈鹏被晾在一边。

  外面路滑,张惠牵着女儿走前面,江明彦一手抱着一个儿子落后一步。

  “什么时候个人能买汽车呀,咱们家五个人,骑两辆自行车都带不动,必须要弄一辆汽车才行。”张惠忍不住抱怨。

  “还要等几年吧。”江明彦从内部得到的消息,以后不仅有自产的车牌,还有可能会批准合资车,以后路上的跑的汽车肯定会多起来。

  不过,听南方那边的朋友说,因为恢复高考后政策松动了很多,这一两个月已经有华人从海外回来建厂,有些人坐轮船过来带着车。

  一家五口走了,刚才没走,留在教室看热闹的同学,看着陈鹏忍不住发笑。

  同寝室的男同学拍拍陈鹏肩膀:“你输的也不冤,张惠的丈夫和她挺相配,看穿着也不是一般人。”

  陈鹏苦笑着点点头,好在他的信也没送出去,话也没说出口,脸皮厚点,完全可以当作这事儿没发生。

  女同学们则不然,取笑道:“张惠当众说了无数次她已经结婚生孩子了,偏偏有些自命不凡的人不信,这下见到人家丈夫孩子总算信了吧。”

  “呵,考上个大学,就膨胀得认不清自己的人,张惠可看不上。”

  张惠确实看不上,不过不影响江明彦摆脸色。

  中午一家人去吃烤鸭,张惠叫江明彦把兜里手帕拿出来,江明彦没搭理她,自己把手帕拿出来,用杯子里的热水打湿,给三个孩子擦手。

  不用张惠说,他就把活儿干了,但是张惠知道他在闹别扭。

  张惠无奈:“你怪我?”

  “我怪你干什么,人家要喜欢你,又不是你能控制的。”

  张惠手肘放在桌上,轻托着下巴,歪头看他,故意说:“那你在生自己的气?”

  轻瞟她一眼,江明彦道:“以后你下午有课的话,就在教室等着,我下了班去接你。”

  “不用这样吧,多耽误时间呀。”

  “耽误时间怕什么,我不经常出现,有人挖我墙角我都不知道。”

  张惠噗嗤笑了:“放心,肯定挖不走,我哪里舍得你和我的三个小心肝儿。”

  涵涵小嘴儿吃得油乎乎的,咧嘴笑:“妈妈,我是你的小心肝呀。”

  “是呀,小心肝能自己擦擦嘴吗?”

  “好!”

  江明彦说到做到,只要张惠下午有课,江明彦下班后,绕远路也要去学校接她下课,江明彦出现的次数多了,班上的人直呼受不了。

  说起来也不是新婚夫妻了,孩子都那么大了,用得着这么黏黏糊糊吗?

  江明彦乐在其中,张惠就等等着家长接放学的小孩儿一般,见接她的人了,笑着跑过去,两人手挽手地走了,一点没有把别人的非议看在眼里。

  脸上都是欣喜的笑,张惠心里却在想,要不以后上课带着两个娃,这样就不用江明彦来接她,这样别人也能知道她是当妈的人了。

  唉,带着娃读书的女同学还是有一些的,她带着娃上课,总比每天等着江明彦来接她好。

  张惠试图说动两个儿子,江森和江枫疯狂摇头,外面好冷,不去!

  江明彦双手抱胸,靠在门上笑:“你就这么不想我去接你?”

  张惠瞪他:“一次两次就算了,经常这样你好意思?”

  “我觉得挺好。”

  江明彦甚至觉得,每天去接她下课,有种青春年少谈恋爱的感觉。

  张惠也觉得有种谈恋爱的感觉,可是,毕竟这么大的年纪了,要脸,江明彦泽厮,有些时候属实有些太招摇了。

  开学半个月,张惠就在学院里成了名人,不只是凭借外貌,主要是因为她丈夫每天接她下课,夫妻俩走手挽手走在校园里,实在太吸睛了。

  咳咳,手挽手也是江明彦要求的。

  两人享受着仿佛热恋的感觉,很快,陈丽芳来了。

  陈丽芳到的时候是早上,特别早,江明彦还没上班,张惠和涵涵都还没去上学。

  “这都三月了,惊蛰都过了,南方暖和得很,早就开春了,我一路坐火车过来,一下火车就冷的我呀,外面全是雪。”

  一进门陈丽芳就中气十足地嚷嚷开了。

  涵涵和江森、江枫兄弟俩跑过去叫外婆。

  陈丽芳乐开了花:“你们快一年没见了,你们三个在家里过的怎么样?”

  江森和江枫说好,涵涵说不好:“去年我妈送我去上学,学校里一点都不好玩。”

  涵涵又高兴地说:“今年我妈也去上学了。”

  “你呀,幸灾乐祸的。”陈丽芳爱外孙女这个机灵的小模样,搂着她肩膀:“不错不错,比去年又长高了一点。”

  六嫂、万婶和凯叔和陈丽芳也熟悉,笑着打了声招呼。

  “您吃了吗?没吃赶紧坐下吃点,家里刚准备开饭。”

  “还没呢,早上吃什么,给我上一碗。”

  “早上吃蒸饺、粥还有鸡蛋。”六嫂转身去厨房端饭。

  张惠和江明彦站在屋檐下喊妈,江明彦顺手接过丈母娘的行李。

  “你们俩干啥呢,这个时候才出来。”

  “刚才在屋里换衣服,张惠扶着她妈进门。”

  江明彦最近有点作,为了他们走在一起的时候更加登对,早上她穿什么衣服,他也要找一件差不多的,就算衣服配不上,也要配个同色的毛巾,刚才正在屋里翻找毛巾。

  陈丽芳也就是随口一问:“你们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别耽搁了,快吃了早饭出门吧。”

  “这就准备吃。”

  饭菜都上桌了,六嫂进门把陈丽芳的碗筷送来。

  早上这点时间确实忙,张惠自己去学校,江明彦骑车去上班,顺带送女儿去学校。

  六嫂给烧了热水,陈丽芳洗漱一番后,也没睡觉,陪两个外孙玩了一上午,中午吃了饭,下午午睡的时候才休息。

  涵涵下午学校有活动,活动完后,半下午就自己回家了。

  等到傍晚,江明彦和张惠回到家,家里彻底热闹起来。

  陈丽芳说起她一路上儿子去上海读书,她在上海游玩后,又一路北上,在杭州和扬州这些地方都停留过,说起当地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把三个外孙吸引的目不转睛。

  听完后涵涵就找妈妈说:“我暑假也想去,去外婆家之前我们去上海玩好不好?”

  去年为了哄涵涵读书,张惠答应暑假带她去外婆家。

  “行呀,我们去南方看看。”

  江森和江枫连忙跑过来抱妈妈大腿:“我们也要去。”

  “你们能自己走路我们就去,如果要抱的话咱们就不去。”

  等到暑假,两个四岁的儿子,她肯定更加抱不动。

  “妈妈,我们自己走。”

  江枫捏着小拳头站在哥哥旁边,哥哥说的就是他想说的。

  “你们说的话我可记着了。”

  张惠没想到,她妈当了这么多年家庭妇女,现在居然有闲心一个人旅游,从云顶县到上海,又从上海到北京,过段时间又要从北京回云顶县。

  “妈,要不你就在这里多住几个月,等到暑假的时候咱们一起回去。”

  “那可不行,出来时间太长了,我想早点回去。”

  陈丽芳预计在北京待一周左右她就要回去了。

  “对了,我来之前你师父叫人带话,说你这几年忙着上学就别操心采茶的事,等你毕业了再去也一样。”

  “我也是这样想,反正也就是四年,也没多长时间。”

  “对了,朱叶他们高考的怎么样。”

  “听说徐永考上了大专,在省城读书,他们两口子在省城买了房子,开年后就去学校报道了,他们路过云顶县的时候还专门来家里拜访过。朱叶给你送了个腊猪头,我给你挂在厨房的房梁上,出门不方便,就没给你带。”

  除了徐永,朱家村还有两个人考上了中专,也是在省城。

  吃了饭,江明彦抱着儿子去洗漱的时候,陈丽芳小声跟女儿说:“袁晓婷没考上,周震考上了大学,听说叫什么淮山工业大学。”

  “周震成绩原来就挺好,他考上也正常。”

  “哼,你是没看到,周震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袁家人跟以前可不一样了,以前尾巴都是夹着的,现在尾巴一下翘起来了。”

  过年那会儿,买菜碰到于雪,那骄傲的语气,好像周震考上大学他们一家人都要跟着升天位列仙班似的。

  “于雪嘴巴上说的天花乱坠,我看她心里还是怕,周震去省城读大学,于雪撺掇着袁晓婷从学校辞职带着孩子也跟去了省城。”

  “那他们一家不是就没收入了?”

  “谁说的,读大学学校不是要补贴一部分嘛。”

  “周震一个大男人,补贴那点粮票他一人吃还够,加上袁晓婷和他女儿肯定不够,何况袁晓婷的女儿比我们涵涵还大一点吧,也是读书的年纪了。”

  “也就是四年,他们家肯定有积蓄,四年肯定撑得过去。”比起吃这点苦,袁家人更怕周震上大学后和袁晓婷闹离婚。

  这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因为考大学,多少家庭矛盾重重,抛家弃子的事儿听的太多,都不新鲜了。

  “我跟你说,你和小江好好过,别以为考上大学就不得了了,你是大学生,小江也是大学生,当初你们结婚的时候他都没嫌弃你文凭配不上他,你现在也别三心一意。”

  “妈,我是您女儿,亲生的,你还不了解我啊?”

  “我就是白提醒你一句,好好过日子,小江这样的好男人不好找。”

  江明彦抱着儿子从屋外路过,把儿子放床上。

  “爸,什么是好男人?”江森小朋友好奇。

  江明彦轻笑:“你个臭小子,好好吃饭睡觉,健康长大,其他的少打听。”

  “好吧。”

  陈丽芳过来一趟,肯定要江家老宅走一遭,陈丽芳去的也巧,刚到屋坐下,一杯茶都还没喝完苏棠的羊水就破了。

  一家人赶紧手忙脚乱地把人往医院送。

  预产期是四月份,这才刚三月下旬,怎么就生了。

  一胎生得很顺利,妇产科的医生说产妇和孩子都很好,不用担心。

  “谢天谢地,吓死我了,我还以为出什么意外了。”潘乐晴拍着胸口,后怕不已。

  “亲家别慌,医生都说没事儿了,咱们来的急,这里你看着,我回去给炖一锅鸡汤送来。”

  “哪里能让你去。”潘乐晴把大儿子叫来:“我看着苏棠,你快点回去拿鸡汤,楚嫂子利索,这会儿说不定已经把鸡汤炖好了。”

  “我现在就回去。”江明升笑的牙不见眼。

  头一胎是儿子,夫妻俩都想老一是个女儿,凑个好字,没想到心想事成。

  涵涵听说大伯母生了个妹妹,她超级高兴,把自己小时候穿过的小衣服都找出来:“妈妈,给钥钥送去。”

  江明升和苏棠的女儿,取名江玥玥。

  张惠把衣服收好:“这会儿不着急,等明天钥钥回家,你再给她送去。”

  “我想去医院看钥钥。”涵涵拉着妈妈的手撒娇。

  “不信,你大伯母刚生了钥钥,累的不行,你别去打扰,等你明天放学我们再去老宅。”

  对了,明天星期一,该上学的人要上学,该上班的也要上班。

  陈丽芳回来,看到外孙女翻箱倒柜找旧衣服:“你大哥大嫂家也不缺吃穿,送旧衣服他们不会不高兴吧。”

  “不会,大哥大嫂也不是那样的人,而且涵涵小时候穿过的衣服都是好衣服,比如这个小孩儿穿的羽绒服,就算大嫂不差钱,也要请人把大人的衣服改成小孩儿穿的,不如涵涵送过去直接能穿。”

  妯娌俩都是大气的人,这些年也没红过脸,相处的跟朋友似的,关系亲近,不在乎这些。

  第一天傍晚,夫妻俩带着孩子去老宅看已经被抬回家的苏棠。

  苏棠今天精神好了许多,涵涵跑进去就喊大妈妈:“我给钥钥带了好多衣服。”

  苏棠笑道:“那可真好。”

  苏棠跟张惠说:“显怀的时候大家都说肚子尖,一定是男娃,我们就想着小鱼儿小时候穿过的衣服给老一穿,也不用另外准备。”

  张惠在床边坐下:“涵涵穿过的小衣服给钥钥不也正合适?涵涵以前好多的衣服都是你和妈找人做的。”

  苏棠含笑道:“可不是嘛。”

  趴在床边看妹妹,小心摸摸妹妹的头发:“大妈妈,我以后能帮妹妹扎辫子吗?”

  “那肯定行。”

  苏棠平日里工作忙,自从生了小鱼儿之后,就更忙了,前几年就把一头长发剪掉了,她感觉扎小辫儿的技术回头她要练一练。

  “大妈妈用我的头发练,我头发可好了。”

  涵涵随了妈妈,长得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

  “哎,以后钥钥头发也像涵涵这样好就好了。”钥钥头发有点黄。

  “孩子长大一些就好了。”

  家里添了小辈儿,江长安和文艳秋很高兴,一高兴就想发红包,涵涵嘴巴甜,从太奶奶太爷爷那儿多拿了个红包,也不给妈妈,自己把红包揣兜里。

  “我要把钱留着,暑假出去玩儿的时候花。”

  “你认识钱?”

  涵涵鄙视妈妈:“我会算一百以内的加减法了。”

  涵涵虽然不想去学校,但是成绩还是很不错的。

  江明彦笑道:“你的钱以后你自己管着,但是要记账,不能乱花。”

  “好,爸爸我知道啦!”

  至于江森和江枫两个小家伙,还是个文盲,不会写字也不会算,红包一律没收。

  家里有个小妹妹后,涵涵跑老宅那边勤快起来,周末也不在家玩儿,还要带着两个弟弟去老宅。

  张惠周末睡懒觉,就只有江明彦送两个孩子过去。

  小鱼儿比江森和江枫两兄弟大了两个多月,小鱼儿性格温和,和两个堂弟也能玩到一处,有时候江森霸道抢他玩具,他也不会不高兴,还会主动递过去。

  “弟弟,你玩。”

  江明彦见了:“江森!”

  江森默默把玩具还回去。

  小鱼儿又把玩具塞弟弟手里:“你玩。”

  抱着女儿在一旁溜达的江明升轻笑道:“森森,小鱼儿给你你就玩。”

  江森看了一眼他爸,江明彦摆摆手:“那你玩吧。”

  江松和潘乐晴在一旁喝茶,江松说:“咱们家小鱼儿从小就看得出是个厚道孩子,以后长大了,江森要多照顾小鱼儿哥哥。”

  江森认真地点头,说了声好。

  “下一代,我看还是要看江森和江枫两兄弟。”

  三岁看老,如果说江家下一代的孩子能有什么作为,江森和江枫两兄弟最有可能。

  自家的孩子自家知道,江明升觉得,自家这个傻儿子,长大以后能守着家业好好过日子就行了。

  江长安笑道:“小鱼儿这样的性子也没什么不好,忠厚之人也是有福之人。”

  江明升点点头,他家小鱼儿性格温厚,但是又不是傻,读书还是很聪明的,进个好单位,以后想必也会不错。

  “明彦,你岳母后天走?”

  “嗯,火车票买好了,岳母说出来的时间够长了,该回去了。”

  “明天你下班,请你岳母来家里吃顿饭。”

  “好。”

  家里的孩子都有睡午觉的习惯,吃了中午饭,江明彦带着儿女回家。

  家里,张惠和她妈刚吃完午饭,也要准备休息。

  陈丽芳拿出三套单衣:“正好,你们睡觉前试试衣服大小。”

  最近一连几天大太阳,有开始化雪的迹象,陈丽芳走之前给三个外孙做了春天穿的单衣。

  窝在被窝里换好衣服,涵涵站起身:“外婆,有点长。”

  “我看看。”

  陈丽芳扯了扯衣袖:“差不多,本来就稍微做长了一点,再过一两个月穿没问题。”

  “哦。”

  家里不缺布料,陈丽芳顺手给苏棠家两个孩子也做了一身新衣服,苏棠专门跟陈丽芳道谢。

  陈丽芳笑着说:“都是一家人,别这么客气。”

  潘乐晴拉着陈丽芳的手:“再过几年我家老江就要退休了,你家老张退休也没多少年了,到时候孩子也大了,用不着我们看着,到时候咱们四个一起去游山玩水。”

  “那说好了。”陈丽芳今年出来走了一趟,对出门玩儿可有兴致了。

  “说好了!”

  明天是工作日,张惠要上课,江明彦要上班,陈丽芳不用他们俩送。

  吃了早饭,背上行李,六嫂骑自行车把她送到火车站。

  外婆一走,家里三个孩子情绪低落了几天,等到周末休息去老宅,才高兴起来。

  最近天气确实不错,一直都是大晴天,孩子去老宅了,今天是万婶送过去的。

  江明彦拉着媳妇儿出门,他们出门去公园里溜达溜达。

  “咱们花枝巷来新住户了?”

  刚出门,两人就看到巷口挺着好多三轮车,看着像是送家具。

  不是一般的家具,都是西式的沙发、柜子等等。

  “你们好,我们是前头新搬来的住户,我叫林西。”林西热情地和江明彦夫妻打招呼。

  “你好,我叫张惠,这是我丈夫江明彦。”

  林西笑道:“我们也是夫妻俩,我丈夫叫何康华,正在院子里忙,等我们安顿好了请你们上门坐坐。”

  “那我们就不耽误你了,你先忙。”

  礼貌告别,走出巷子张惠才说:“你有没有觉得,那个林西的口音像是南方的?”

  张惠其实想说,口音像是香港过来的人,但是她这辈子还没见过香港人,所以没有直说。

  “是南方人,应该是来自讲粤语的地方。”

  再结合他们家的家具样式,江明彦猜测,可能是香港过来的。

  张惠好奇:“放开的这么快?”

  江明彦笑道:“只要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后面的人就会跟风过来。”

  就是不知道,林西夫妻俩是做什么的。

  何家搬家搬了好几天,前后忙活了一周才安顿下来。

  林西端着西点上门邀请江明彦和张惠一家上门做客,万婶客气地把人请进屋里。

  林西笑道:“你们家院子跟我们家格局一样。”

  张惠带她去看看跨院:“我们家这套房子就比你们还多个跨院。”

  林西惊喜道:“你家这个院子真不错,再等两个月植物都长起来了,院子肯定很好看。”

  “都是我婆婆打理的,你要喜欢,回头来我家喝茶。”

  涵涵从书房里跑出来:“妈妈,这个阿姨是谁?”

  林西又惊讶了:“你有女儿了?你看起来也才一十岁左右。”

  张惠朝屋里招招手,江森和江枫也跑过来。

  “我不止有女儿,还有两个儿子。”

  “我的天!”

  林西问张惠年龄,两人交换了年纪之后,林西羡慕张惠保养的好。

  林西看起来也很年轻,但是看着跟张惠这样从里到外地透露出年轻气息的人还是很不一样。

  听说张惠在北大读书,林西佩服道:“你真是个优秀的女人。”

  林西丈夫在家等着,张惠去屋里拿了一斤茶叶,带着儿女去何家。

  江明彦一早去老宅那边送东西了,他们刚出门,江明彦就回来了,就一起过去。

  涵涵牵着爸爸的手蹦蹦跳跳:“钥钥的头发长长了吗?”

  “还没有。”

  涵涵失望:“什么时候可以给钥钥扎小辫儿啊。”

  “那你要再等等。”

  “等我暑假从外婆家回来?”

  “我也不知道。”

  涵涵跑去找妈妈:“妈妈,我们从外婆家回来,钥钥的头发可以扎辫子了吗?”

  “扎辫子可能有点困难,不过应该可以扎个小啾啾。”

  “那也行吧!”

  林西笑问:“你暑假要回娘家?”

  “对,孩子暑假想出门玩,我们一路南下去上海,到时候再从上海去我娘家,再回北京。”

  林西感叹一声:“孩子还是小的时候可爱,大了之后,翅膀硬了,就想往外飞。”

  林西有两个儿子,都十五六岁了,他们夫妻俩来北京之后,两兄弟去英国读书去了。

  何家的院子和他们家是一样的格局,家里也请了人照顾家里,听林西说,请的人都是从香港带过来的,还说今天可以尝尝香港那边的口味。

  坐下闲聊,张惠才知道,何康华是做投资生意的人,他想买地修楼,正在联系这方面的人脉。林西也不是什么一般人,娘家也是做生意的,有家拍卖行,还投资拍电影。

  “上周我第一次看到你们夫妻俩,简直太登对了,要是去拍电影,肯定火。”

  涵涵歪头问:“林阿姨,像地道战里面的人一样吗?”

  林西哈哈大笑:“差不多,也稍微有点不一样。”

  张惠对什么电影不感兴趣,对林西娘家的拍卖行很感兴趣,这会儿跟林西不熟悉,她也就是随便问了几句。

  何家虽然是香港人,家里人都不爱喝咖啡,都爱喝茶,张惠送去的茶叶很得何康华的心意,品了一杯后,连忙追问这是什么茶。

  “蒙顶山甘露。”

  何康华不熟悉这款茶,张惠细心给他介绍,何康华问:“我能不能买一些,不用最好的,就今天你送我的这种,我想拿去赠送客户。”

  “没问题,我还可以叫他们专门给你弄一款包装,用精巧的木桶装茶叶,设计的古朴好看。”

  江明彦补充道:“我妻子是制作这款茶大师的唯一关门弟子!”

  何康华对张惠立马夸目相看:“没想到张小姐还有这样的本事。”

  “您客气了。”

  林西道:“也别您啊您的,我和我丈夫比你们夫妻大十多岁,你们如果不嫌弃,不如喊他一身何哥吧。”

  林西是个非常会活跃气氛的人,有她在,就没有冷场的时候。

  林西跟张惠打听花枝巷的其他人家,张惠给她介绍,除了他们两家人,花枝巷另外还住着四家。

  花枝巷也不算小,一共只有六家人?

  “不是,花枝巷一共有十三套院子,但是不是每套院子都有人住。”

  比如他们家,住着一套院子,另外还有三套院子是他们家的。

  “我猜测其他几套空院子应该也是被人买下放着,暂时没过来住。”

  “原来是这样。”

  吃了午饭,又坐下聊了一会儿,孩子要睡午觉,他们夫妻才带着孩子告辞。

  何康华和林西把人送到门口,目送他们走远了。

  “这家人不简单呐!”

  何康华点点头:“不是一般人家。”

  殊不知,江明彦和张惠回到家,两人也说了类似的话。

  这次见面之后,两家人都觉得,以后可以多来往试试。

  林西是个爱热闹的人,张惠在家不爱出门,她经常带着点心过来看张惠,张惠也不好意思每次都吃林西的,一两回总是要回一次。

  林西才过来,对这里不熟悉,张惠熟悉啊,经常带着林西出门逛家,林西是个爱吃的,她们出门就变成出门寻觅好吃的。

  张惠去上学,林西没事儿也跟着去,她说这边的大学跟香港不一样。

  具体哪里不一样,大概是求学的心不一样。

  这里的学生,对于学习的渴望,出乎了林西的预料。

  同时,林西觉得,等这样的学子进入社会,国家肯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