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5 章 过渡
作者:炭烤肥啾      更新:2023-12-16 19:24      字数:3679
  火神淀之乱。

  赵匡胤细细的咀嚼着这几个字。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耶律阮死掉以后皇位落到耶律璟手上,不夸张的说,这时候的辽国是很混乱的,正是宋朝的好时机,但是这时候赵匡胤也还没当上皇帝就是了。耶律璟951年跟耶律察割搞的政变,赵匡胤960年才发动的陈桥兵变。

  赵匡胤赶忙追问。

  【宋太祖】赵匡胤:之后呢?之后辽国又恢复和平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那倒也没有,耶律璟在位期间不太爱管事,天天就顾着自己打猎,不问政事。而且他还挺暴虐弑杀的。直到969年耶律璟被人杀害。辽国其实都处于比较动荡的状态,但是这个时候赵匡胤刚把灭掉四个小政权,正准备磨刀霍霍向南汉。然后宰相萧思温把耶律贤扶上帝位,北宋阴差阳错的错过了这次天赐良机。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虽然之后的辽国也是风波不断,但是之后的宋朝也是软骨头频出,有机会也把握不住。

  【帝师一号】言羽阳:今天就先讲到这,有什么想知道的下次再聊。

  这个时候嬴政刘邦他们拉的一个开国皇帝群里也在纷纷讨论。

  【秦始皇】嬴政:如此天赐良机,此时不打更待何时?

  【汉高祖】刘邦:就是啊,赵大,你等啥呢?

  【宋太祖】赵匡胤:朕只是还有些事情还不曾处理妥当。

  【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你还有什么顾虑?帝师不都告诉你了这是大好时机近在眼前?

  【宋太祖】赵匡胤:朕还没想好怎么处置光义。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感到很不可思议。

  【明太祖】朱元璋:赵大?你脑子进水了啊?

  赵匡胤:

  聊天就聊天,聊的好好的你突然骂人干嘛啊。

  【宋太祖】赵匡胤:能不能好好说话,朕又没惹你。

  【秦始皇】嬴政:感觉明太祖没说错。

  【汉高祖】刘邦:你脑子确实进水了。

  【明太祖】朱元璋:就你弟干的那些事你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赵匡胤也知道,赵光义干的那些事,确实没什么放过他的理由。

  但是赵匡胤总担心,自己的后代万一也不行。

  总得留一个兜底的吧,虽然这么看赵光义的子嗣也不怎么样。

  赵匡胤把自己的顾虑往群里一说。

  朱元璋还没说啥,刘邦先跳起来了。

  【汉高祖】刘邦:明太祖说得也没错,你脑子确实进水了诶。

  【汉高祖】刘邦:儿孙自有儿孙福,用得着你在这瞎操心吗?

  嬴政倒是能理解赵匡胤这个想法。

  毕竟他也很希望大秦能千秋万代。

  但他也就只是理解了一下。

  【秦始皇】嬴政:那你们宋朝都已经差成这样了,你儿子再烂还能比你弟弟和你弟弟的儿子更烂?

  【秦始皇】嬴政:难道是帝师说得还不够清楚吗?导致你对你弟弟还抱有虚假的幻想。

  赵匡胤:

  虽然你说的都是实话,但怎么就是那么难听呢?

  与此同时,赵光义也在太宗群里求救。

  【宋太宗】赵光义:各位能否捞小弟一把?

  【唐太宗】李世民:救不了,等死吧。

  【明成祖】朱棣:救不了,等死吧。

  【唐太宗】李世民:等等,怎么混进来一个奇怪的人?

  明成祖朱棣:?

  你说谁呢?

  下一秒李世民就表示,说你呗。

  【唐太宗】李世民:【明成祖】朱棣,问你呢,你怎么混进来的?

  【宋太宗】赵光义:我拉的。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帝师说你文治好也是假的?其实你根本不识字?

  【唐太宗】李世民:看不出来,你们宋朝的史官居然这么没骨气,连这种事都能谎报。

  【唐太宗】李世民:不过也能理解,上面的人什么样,底下的人就跟着什么样。

  宋太宗赵光义:

  赵光义试图垂死挣扎。

  【宋太宗】赵光义:唐宗,你这么说话就很难听了。而且朕拉明成祖进来是有原因的!

  【唐太宗】李世民:啊,原来你也知道那是明成祖啊。

  【宋太宗】赵光义:我这不是看咱们群人太少了,所以干脆排第二的皇帝我也拉进来了。

  【汉文帝】刘恒:请不要浑水摸鱼,这里的第二指的是即位顺序第二而不是功绩第二。

  【唐太宗】李世民:那你个不是第二的怎么也在?你都第五了吧?

  【汉文帝】刘恒:明成祖不也不排第二么?朕出现在这的原因大概是因为宋太宗觉得人太少想要拉人凑数吧。

  宋太宗本宗:

  所以你们谁能出个主意帮朕一把啊!

  【明成祖】朱棣:说真的,宋太宗,要不你退群吧。

  赵光义:?

  【宋太宗】赵光义:凭什么!

  【明成祖】朱棣:感觉你在这有点影响咱们这个群的质量。

  【明成祖】朱棣:唐宗和文帝觉得呢?

  【唐太宗】李世民:言之有理。

  【汉文帝】刘恒:有理。

  【宋太宗】赵光义:朕偏不!!!

  【明成祖】朱棣:既然他不肯走,那咱三走,重新拉一个,不带他玩。

  [【明成祖】朱棣已退出群聊]

  [【唐太宗】李世民已退出群聊]

  [【汉文帝】刘恒已退出群聊]

  眨眼间。

  太宗群里的人就只剩下赵光义

  一个。

  [检测到当前群聊构成人数不足,即将自动解散。]

  宋太宗赵光义:

  没有一个好人!!!

  那边开国皇帝群里还在讨伐赵匡胤。

  李渊弱弱的出来说了句。

  【唐高祖】李渊:其实朕觉得,宋祖留着他弟弟也不是完全没用。

  【秦始皇】嬴政:有什么用?

  【明太祖】朱元璋:哟,这不是李渊吗?被儿子篡权夺位的滋味怎么样啊?

  李渊:

  朕又没惹你,你上来那么大火气干嘛?

  【唐高祖】李渊:秦二世而亡,始皇都没杀子,你们怎么一定要求宋祖杀弟?

  【汉高祖】刘邦:哎哟喂,您老人家还是别出来了,怎么一出来就给大家伙扣这么大一顶帽子?

  【汉高祖】刘邦:谁逼着宋太祖杀弟了?你可别胡说啊。

  【汉高祖】刘邦:反正赵光义祸害的是他的宋朝又不是朕的大汉,朕急什么?

  【秦始皇】嬴政:谁告诉你朕让胡亥还活着了?

  【秦始皇】嬴政:你自己斗不过儿子,你以为朕也斗不过儿子?

  【明太祖】朱元璋:不愧是始皇,吾辈楷模。

  李渊默默地闭嘴了。

  【宋太祖】赵匡胤:但是母亲在世时,曾让朕日后好好对待弟弟们。

  【汉高祖】刘邦:那你等你母亲死了之后再杀不就得了。

  母亲早就死了的赵匡胤:

  【明太祖】朱元璋:不会吧,宋祖,你不会是不敢吧?

  【宋太祖】赵匡胤:谁说的?!谁说朕不敢!

  【明太祖】朱元璋:那你在这磨叽个屁啊,总共就活了那么些年,你再磨蹭下去你弟都来杀你了,你个失心疯。

  朱元璋一言惊醒梦中人。

  是哦!

  赵匡胤惊觉。

  他必须要速战速决了。

  不然他都没几年好活了!

  赵匡胤找随行宫人要了一枚铜钱。

  决定用抛铜钱。

  正面是杀。

  反面是不杀。

  赵光义究竟是死是活。

  就交给天意决定好了。

  赵匡胤随手将铜钱往茶摊的小桌上一丢。

  铜钱滴溜溜的转了半天。

  最后刻有“宋元通宝”四个字的那一面朝上。

  是正面。

  看来天也要收赵光义。

  赵匡胤当即不再犹豫。

  抽出随行侍卫的佩剑,赵匡胤又回到了赵光义的府上。

  看到去而复返的皇帝,门房当即就想去向赵光义禀报。

  赵匡胤命身旁的侍卫按住想要娶通风报信的门房。

  自己独自一人提着刀去找了赵光义。

  赵光义正龇牙咧嘴的让侍女给他上药。

  侍女看着面若寒霜提刀走来的赵光义,手一哆嗦,就把药瓶子掉在了地上。

  赵光义不耐烦的回头斥责:“上个药都不会,你是怎么做事的?”

  然后他就看见了黑着脸提刀的哥哥。

  当即就跟侍女一样打了个寒颤。

  侍女还没来得及行礼,赵匡胤就挥挥手,让侍女退下了。

  侍女忙不迭的就走了。

  走时她的裙角掀起,赵光义感觉一阵寒风打在自己身上,他甚至想伸出手抓住那侍女的裙角叫他不准走。

  “既然你嫌侍女做得不好,那为兄亲自来给你上药。”

  赵匡胤的声音和平日里并没有什么不一样,但听在赵光义眼里,却像是索命的恶鬼一般。

  赵光义战战兢兢的回答:“不不用了”

  赵匡胤并不理会赵光义。

  他上药的手法比侍女粗暴许多。

  但赵光义一声也不敢吭,就这么咬牙受着。

  “光义啊,你觉得为兄对你好吗?”

  “好好的”

  “那为兄如今有一件事,想拜托你帮为兄去做,你可以吗?”

  “我我”赵光义话还没说完。

  就感觉胸前传来一阵剧痛。

  他低头一看。

  刚刚还握在他哥手上的长刀,此刻已经贯穿了他的胸口。

  “为为什么”

  赵匡胤将刀从赵光义胸口抽出,紧接着,他轻柔的将弟弟的头放在自己的肩上,丝毫不在意赵光义胸口涌出的血染红了自己的衣襟:“朕知道,你可以做到的。你向来都不会令朕失望。”

  赵光义没有再回答赵匡胤。

  他已经死了。

  从今往后,大宋会迎来一个崭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