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阿忘修仙记·下
作者:去蓬蒿      更新:2023-11-13 22:41      字数:3691
  春天。万物复苏之季。

  宣宁做了好多好吃的,他还捉了鱼,刮鱼鳞、掏内脏,清理得干干净净做鱼汤。

  阿忘慢慢吃,有鱼有汤有豆腐。

  “你也吃呀,”阿忘笑,“别光看我了。”

  宣宁说阿忘吃得香,他看着也香。宣宁坐下来,和阿忘一起享受美食的滋养。

  心间好似有春花,每一口都是甘霖降。

  这样平凡而宁静的日子,宣宁真希望能够永远停留。

  可他越来越老,阿忘永远年轻。

  三十岁的宣宁,还能将阿忘当同伴,六十岁的他,只能将阿忘当孩子了。

  老爷爷宣宁像爱孩子一样,希望阿忘多吃些,他这些年手艺越发精进,当御厨都没问题。

  可他腿脚不利索了,走不动太多路。他让阿忘不要管她,继续往前走。

  可阿忘不急,她和宣宁在一地停留下来。

  宣宁笑着问:“你这是要给我送终?”

  阿忘道:“还是希望你慢点走。”

  宣宁道:“我倒希望快些。走得太慢,苍老得叫人厌恶。”

  阿忘道:“苍老与新生是这世间的循环,如果苍老要被厌恶,新生也应当同等仇恨。宣宁,我希望你慢点离开,不要急,因为你是我的伙伴,我在乎你。”

  宣宁老眼昏花,笑着说好。

  可第二日,他就把自己了断了。

  他想在阿忘面前留有尊严,不希望自己老得走不动路。

  因为,他没把阿忘当伙伴,她是他的心上人,只是没法说出口,太狼狈,不能说,藏在心里好多年了。

  直到死,他也要藏起来。

  阿忘不明白。

  她替他收了尸,好生埋葬,可仍然不明白。徐芜初时欲自尽,最后自然老死。宣宁最初想活的心如此浓烈,到最后竟是自我了断。

  这样的颠倒让阿忘陷入迷茫。

  阿忘在宣宁墓前停留了一年。

  春天,墓碑前的土地上开出细小的白花,不起眼,蚂蚁攀爬。

  阿忘默默看着蚂蚁爬到花蕊,又爬下。

  夏天,坟上的野草疯长,荆棘与枝丫,阿忘没有拔。

  他的尸骨里是否也长出藤蔓,血肉成养泥,骷髅留白发。

  秋风起,红枫落,踩在脚下窸窣响。

  冬雪降,寒夜霜,光秃秃一地银白满。

  阿忘站了起来,她该走了,继续向前的路,不问路在何方。

  这一日,阿忘借宿农家。

  农家只剩阿婆一人了,她的儿子在战争中死去,其余的亲属也早就搬离。

  这个僻静的小村落,只有零丁几个老人在。

  阿婆见到阿忘十分高兴,阿忘说要借宿,她更是将熏制的腊肉、腊肠取下,炒了好几样荤菜招待阿忘。

  她一边让阿忘多吃些,一边问阿忘的情况,怎么一个人到这样的偏僻之地来。

  阿忘说她是苦修的修士,便是老虎也无法近身,让阿婆不要担心。

  阿婆笑着说好,牙缺了两颗,但还能嚼得动肉。阿婆她原有个孙女,如果健康长大,现在估摸着也是阿忘一样的年纪。

  “你不知道,”阿婆提到孙女,笑意从皱纹里满溢,“我那小孙女啊,字不识几个,却把自个儿当成老天爷的女儿。”

  “她才三岁,那个年头大旱,我们这地儿也没啥雨,她就跪在屋檐下求雨,说老天爷啊,我没爹,你一定就是俺爹,快下雨,快下雨。我让她起来,她硬是不,我正准备拿扫帚赶她起来,谁知没一会儿还真下雨了。”阿婆笑着放下筷子,给阿忘比小孙女的身高,“就这么一个奶娃娃,

  可惜后来……”

  阿婆的笑意停滞,她拿起筷子继续吃起饭来:“唉,老了,老了,还记得。”

  阿忘临走前,帮阿婆打扫了屋子,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阿婆让她多住些时日,她这里什么都少,但吃的粮和住的屋多,就算住个七八年都没问题。

  阿忘看着阿婆苍老的面容,留了下来。

  阿婆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还种菜喂猪,阿婆说她身体硬朗,不要阿忘干,但阿忘每天都早起,提着锄头跟阿婆下田。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阿忘站在田头,锄头立于土地,呼吸间岁月闲忙,青山幽远。

  阿婆经常教阿忘什么能吃,什么不能。那些小径旁自由生长的植物,有的剥开带刺的皮,就能吃上甜滋滋的细杆。

  阿忘还跟阿婆学了一手农家厨艺,每次做给阿婆吃,阿婆都高兴地捧场。

  阿婆说好多年了,没有吃过家人做的菜,自己做的,总是那个口味,没啥变化。

  时光在春种秋收里过去,小村落里的老人相继去世。

  一个春天,阿婆也驾鹤西去。

  村里的老人都是阿忘埋的,阿婆也不例外。

  这个僻静的小山村,到现在只剩阿忘一人。

  苍山近,热闹远,阿忘呆到了夏天。

  夏天热,井水凉,阿忘喝了半饱才离开。

  她来到热闹的城池,冥冥之中,阿忘感到有一人与她有师徒的缘分。

  一路沿着感觉走,竟是到了刑场。

  人群之中,阿忘听见人们吵嚷着这是通敌叛国的聂将军一家。

  边疆战乱,聂将军里通敌国,使得北方连丢十二座城池。

  皇帝下令将聂氏株连九族。

  阿忘感应到的有仙缘的孩子也在其中,就在这刑场之上。

  犯人将死,犹不认罪。

  “冤枉啊!苍天无眼,叫一个奸臣为祸魏国!我聂氏一族向来忠心耿耿,几代人都死战沙场,怎么可能通敌叛国?!”一老妇人白发苍苍,痛陈于刑场。

  为首的官员愤怒喝道:“还在等什么?斩!”

  刽子手手起刀落,老妇人头颅落地。

  其余的刽子手也举起了刀,阿忘心中默念法术,使了个障眼法,从刑场上带走了那有仙缘的孩子。

  这孩子可能是吓傻了,阿忘问什么他都只是沉默。

  阿忘也不强迫这孩子说话,只是带着他继续游历。

  “你衣服又破了,”阿忘道,“脱下来我给你缝缝。”

  少年把衣衫脱下,递给阿忘。

  阿忘缝补衣衫时,他就那样默默地看着她。

  她缝好了给他,发现少年眼中隐有泪意。

  阿忘带少年看过大夫,大夫说是心病,心病难医,什么时候想开了,什么时候就能开口。

  “你这个手势不对。”阿忘搭在少年腕间,压低了一些。她教他仙法,就像师父待她那样。

  春去秋来,少年终于开了口,说的却是离别的话。

  “师父,我要回去报仇。”

  能够求仙长生,谁人不想。可午夜梦回,族人枉死新仇旧恨浮上心头。

  他这样的人,若不能为父母族人报仇,有何颜面苟存于世。

  “尘缘未了,聂承放不下。”少年退开,跪下来磕了三个响头,“您多保重。”

  如果一切结束,他还活着……

  聂承也想过放下一切,跟师父悠闲远游。可他做不到,夜里痛苦难掩,白日沉迷麻木。

  每一次他想开口说话,都怕自己说出的是离别之言。

  一边懦弱,一边不肯放,难以割舍。

  师父在身边,族人都已入黄泉。

  为何要弃师父,弃长生,选择复仇。他看不破。

  只是爹娘难忘,他记得幼时他也曾坐在阿爹怀里,说要当爹爹那样的大将军。

  到最后,爹成了通敌叛国的千古罪人,娘一匹白绫悬了梁。

  而他,不但求修仙求长生,还对教导他的师父生出别样心思。

  不忠不孝之人,有何颜面苟存?

  此去魏国,了结尘缘,若他还活着,再来师父面前谢罪。

  少年离开了,阿忘怅然若失。

  好不容易收到的徒弟,原来有缘无分。

  阿忘后来听说,少年为聂家翻了案,成功手刃敌人,还当了大官。

  人们都说他是一个好官,为国为民,将倾颓的魏国支撑。

  阿忘不想打扰,没去见他。

  聂承再也找不到师父。

  聂承白发苍苍将死之际,阿忘心中难忍,还是想见见她的徒弟。

  她来到都城,可还未跨入门中,就传来丞相薨了的哭喊。

  缟素高挂,冬风凛冽。

  阿忘站在大门外,站了许久才离开。

  她突然想自己的师父了。

  聂承临死前,仍然紧紧攥着一件缝缝补补的旧衣。

  他找了师父好些年,可无论如何努力,也没有半分消息。

  他知道师父神出鬼没,凡人难以探寻,可到底,老了老了,还是想见师父。

  他还没有跟师父谢罪。他还没有跟师父多说几句话。

  聂承与手中的旧衣入了棺椁。一辈子的恩怨与成就,一并埋葬。

  在春天来临的时候,阿忘回到仙山。

  还没抱着师父好好说说自己下山的见闻:她遇到一个女人,一个男人,一个老人和一个孩子。

  就看见师父身旁多了一个徒弟。

  师父笑着说:“冥冥之中,我该有两个徒弟。如今齐全了。他叫霍瑛。霍瑛,快叫师姐。”

  英勇不凡如天神的少年郎执剑行礼道:“师姐。”

  阿忘心跳略快,奇怪,她怎么觉得她好像见过他。

  霍瑛心跳得比阿忘更快,脸上忍不住薄红。师父笑了笑,摸摸霍瑛的头,又伸手将阿忘搂入怀中:“你俩啊……”

  师父没有多说,但笑不语。

  随着时间流逝,霍瑛长得越来越高大,虽然叫着师姐,可阿忘才像是小的那一个。

  师父飞升之后,尘世间霍瑛与阿忘作伴,又一次下山游历。

  他们去了很多很多的地方,相依相伴走天涯。

  ——全文完

  《绝色万人迷选择be[快穿]》by去蓬蒿

  2023/3/15,晋江原创首发禁止转载。

  阿忘最后拥有力量,也拥有自由。

  她可以选择扎根,也可以选择翱翔。

  她不再如浮萍随波逐流,她拥有选择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