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爱戴
作者:朝云紫      更新:2024-10-02 03:08      字数:2071
  许州云梦县的县衙内。

  夜色已经降临了,烛火摇曳着,十几个身影静静地站在县衙的暗处。

  为首的暗卫上前一步:“李大人,金平王有令,太子可能会对您不利,我们必须立刻带您离开许州。”

  李牧云坐在案前,手中的笔在公文上轻轻划过,他眉头微蹙,唇抿紧成一条线。

  他缓声开口:“我知道月娘的用意,但我现在还不能离开。”

  暗卫们面面相觑,他们不明白为何李牧云会拒绝金平王的安排,为首的暗卫再次开口:“李大人,您的安全至关重要,金平王也是为了您好。”

  李牧云终于放下了手中的笔,他将信纸折起来,递过去,“交给月娘。”

  顿了顿,他问道,“太子的人大约什么时候会到?”

  为首的暗卫低低回答:“三天内。”

  李牧云露出笑容:“三天,够了。”

  十几年荒唐度过,他该做点什么了。

  来了许州,和最底层的老百姓接触,他才知道,大魏朝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大魏朝。

  贵族醉生梦死,老百姓食不果腹。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整个大魏朝,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烂透了。

  若不是他那个妹夫程长宴击退了昌国和越国,大魏怕是早就被慢慢蚕食了……

  改朝换代,方能还百姓太平啊。

  李牧云站在窗前,就这么站了一宿。

  第二天,他叫来县丞,开口道:“明天县衙将会办五谷宴,以我的名义,邀请县城里的读书人、商人、地主、各村里正参加。”

  县丞一脸不解:“大人这是要?”

  “按照吩咐去办就是了。”

  隔天,五谷宴在县衙举行。

  县衙的大厅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五谷丰登,瓜果飘香,一派喜庆祥和的景象。

  商人们穿着华丽的衣衫走进来,这些人都是许州的士族。

  当李牧云初来之时,他们曾想过给新上任的县令一个下马威,但,很快,他们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因为新任县令居然知道白糖制法。

  大魏朝只有粗糖红糖黄糖,所谓的白糖也有杂颜色,而县令大人却拿出了洁白无瑕的白糖。

  这玩意,一上市就卖爆了。

  他们跟着县令大人赚了个盆满钵满!

  毕竟是利益共同体,县令大人办宴会,他们自然得来凑个热闹。

  读书人则身着青衫,议论着诗文歌赋迈步进来。

  李牧云刚来上任时,就在云梦县修建了一个书院,并以襄阳侯府的名义,从京城找了个大儒过来教书。

  这些读书人对他自然是感恩戴德,诗词之中满满的溢美之情。

  地主们则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纷纷说着自家田地今年的产量,一个个眉飞色舞。

  李牧云坐在主位上,他身着官袍,面色淡然,他举止从容,言谈间流露出一股儒雅之气,今年的丰收,让他在百姓中的声望达到了顶峰。

  “今年能够有如此丰收,县令大人功不可没啊!”

  “是啊,县令大人勤政爱民,我们云梦县真是有福了。”

  “不过,说起今年的丰收,金平王也功不可没。”一位地主突然说道,他的话让周围的人都沉默了下来。

  大家都知道,金平王是县令大人的胞妹,从前,金平王是大魏第一个女王爷,人人戴爱敬仰。

  但这几天,有消息传来,说金平王带兵北上了。

  一个藩王,带兵北上,意图不明,谁都不敢再乱说话。

  李牧云笑着开口:“云梦县今年大丰收,百姓们能安居乐业,也是我这个县令的福气,来,大家喝一杯。”

  气氛正热闹着。

  忽然,门口传来铁骑声。

  众人错愕看去,难道县令大人还邀请了旁的人吗?

  只见一行甲胄鲜明的人从马上翻身下来,一脸冷沉的迈步进来,为首那个高声道:“云梦县县令李牧云何在!”

  李牧云从主位上下来,拱手道:“我就是李某,不知各位?”

  “我等乃是朝廷负责宣旨的命官!”来人拿出卷轴,“李牧云,听旨!”

  在场所有人,包括在大门口围观的百姓,纷纷跪在了地上。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云梦县县令李牧云为官不仁,贪污腐败,现带回京城查办!”

  此言一出,县衙前的百姓们顿时沸腾了。

  他们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那个一直为民请命、勤政爱民的李县令,怎么会被冠以如此罪名?

  一个商人率先抬起头,他的脸上写满了不可置信:“这不可能!李大人是我们的好县令!”

  “是啊,李大人为云梦县做了那么多好事,怎么可能为官不仁!”

  “李大人清廉如水,这是诬陷!”

  不管是百姓们,还是商人地主,亦或是读书人,纷纷开口,他们的声音汇聚成一股洪流。

  官差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冷意。

  他没有想到这些百姓竟然敢公然违抗圣旨。

  他猛地抽出腰间的长刀,刀光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他厉声喝道:“谁敢再言,便是对朝廷的大不敬!”

  刀锋所指,百姓们噤若寒蝉。

  县衙前的气氛变得紧张而压抑,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

  “呵!”

  就在这时。

  李牧云轻笑出声。

  “为官不仁?贪污腐败?回京查办?”他的声音带着冷意,“究竟是查办呢,还是想抓了我威胁金平王?金平王爱国爱民,抵御昌国越国,夺回雍州,守住宜州,发明农具,研究高产稻……一心为国,却被国忌惮,发兵剿杀,不仅如此,连我这个家人,也成了朝廷对付金平王的棋子!不仁的是朝廷,非金平王,亦非我李牧云!”

  “你!大胆!住口!”

  前来宣旨的官差,将长刀架在了李牧云的脖子上。

  “当今太子敢做,还怕让人说吗?”李牧云丝毫不惧那把长刀,冷冷道,“皇上还在,太子急于夺权,拿金平王下手,这与挟天子以令诸侯有何区别……”

  这官差乃是俞家人。

  见李牧云如此败坏太子名声,他忍无可忍,长刀拿开一点,再狠狠挥去……

  藏在暗处的暗卫大呼不好。

  李大人这是故意激怒官差寻死啊!

  众目睽睽之下死在朝廷手中,必然会引发百姓怒,商人怒,读书人怒,朝廷必将威信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