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疫情报告
作者:偏爱紫色的小李      更新:2024-10-02 15:12      字数:1734
  接着,众人领到了白衣、口罩,人手一支体温计。

  “进了医馆,口罩要时刻戴着,每天得给病人量体温。”许牧简明扼要地交代了几句注意事项,随即宣布巢元方为医馆馆长。

  由他全权负责治病救人的事务。

  在这方面,巢元方的专业能力,许牧完全放心。

  “对了,我们万民城的城建部长也染上了疫病,请老太医先给他看看!”

  任命完,许牧领着巢元方前往了杨家府邸。

  杨广的死讯早已传遍四海。

  现在,许牧不再担忧杨广的威胁。

  不论是已登基的杨侗,还是李渊那些世家,都不可能让杨广活下去。可是……

  巢元方望见病床上那熟悉的身影,熟悉的面容,不禁老泪纵横,跪倒在昏迷不醒的杨广身边,失声痛哭。

  “陛下,陛下……”

  这位年近古稀的老者,哭得像个孩子。他之所以能成为太医令,全是杨广提拔之恩,这份知遇之情,他一生难忘。

  得知宇文化及勒毙了杨广,他更是悲痛欲绝,几乎要随之而去。

  “咳咳,老太医,您认错了,他虽与杨广相貌相似,却……并非杨广。”许牧硬着头皮扯谎,无奈杨广正陷于昏迷,根本听不见。哭声骤然停止。

  巢元方慢慢抬起了头,抹去眼角的泪水,满是困惑地望向许牧。

  似乎想要证实许牧的话……

  宇文化及绞杀了皇帝,这个消息已传遍了大江南北。

  杨侗已即位,杨广可以说是必死无疑了……

  “杨广早在江都时就不幸去世,是司马德戡的手下令狐行达执行的,并昭告了天下,老太医难道忘了吗?”

  许牧又提醒了一次。

  巢元方才缓缓点头,但神情依旧有些诧异和不自在,“老朽自然记得,只是……世上竟有如此相像之人。”

  许牧耸耸肩,拍拍他的肩膀说:“你以后只需记住,杨广已死,世间唯有城建部长,再无杨广。”

  这话意味深长。老巢忠诚管理政务,万民城的一切都是他亲手建立起来的。

  因此,许牧掌握了绝对的控制权。

  加上杨广“已死”,他不必担心巢元方、二裴这样的人认出杨广。

  他相信,就算他们认出,杨广也不敢与他们相认。

  ……主府大厦内。

  许牧归来后,房玄龄兴冲冲地呈上了一份疫情新增报告。

  “大人,昨日民众发病人数,是疫情爆发以来最低,只有四十五例!”房玄龄面上洋溢着喜悦。

  要知道,这可是瘟疫啊!

  稍有不慎就能席卷一个县,若控制不住,整个州郡都会受影响。他从未想过,疫情爆发半月,大人靠着一系列举措,居然能遏制住这无形肆虐的疫情!

  经历此事,他对许牧更加钦佩,对万民城的未来更有信心。

  有此英明之主,何愁大业不成?

  许牧接过报告,也翻阅起来。

  从最初的几千例,到后来每日新增上百例,再到如今降至四十五例……

  看完这些,他悬着的心终于踏实下来。

  这意味着疫情没有继续扩散爆发。

  “尽管疫情得到了控制,但每天新增四十五例,说明在万民城的百姓中,疫情仍在传染。”思虑之后,许牧沉声道。

  房玄龄点头:“大人所言极是,卑职这几日已将府中小吏尽数派出,每日测量体温,筛查疑似病例,可是……”

  说到这儿,房玄龄苦笑一声:“目前最大的难题,是百姓恐慌,那些被送到……医馆的人,民间传言说是被主府活活烧死了。”

  “此外,民间还流传一种说法,说是因为……我们聚众深山作乱,上天才降下此疫,惩罚万民城……”房玄龄叹了口气。

  百姓愚昧,面对疫情如同天灾,缺乏基本判断。

  许牧也轻叹了口气。

  这个时代,百姓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开明的民智。

  皆因秦汉魏晋等朝代的愚民政策所致。

  而万民城的百姓,要开启民智,独立思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许牧略微沉吟,对房玄龄道:“既然百姓恐慌,那就进行强制性排查,四百小吏加上城内军士协作,根据身份证上的信息,挨个筛查!”

  事已至此,不得不采取强硬手段了。

  这时,身份证的重要性再次显现。

  每个百姓入城时,许牧都为他们编制了专属身份证。

  如今万民城内,没有一个黑户,凭身份证,检测合格的标记健康,不合格的则会被强制带往医馆隔离治疗。

  许牧一声令下,四百小吏加上王昭带领的亲卫队,立即行动起来。

  展开了一场涉及十万人的大规模筛查。

  ……城外。

  这次筛查,未设检查点,小吏和军士联手,搜查那些恐慌中失踪或患病的百姓。

  梁子秋与王昭一同行动。

  梁子秋等人戴着口罩,手持一批登记备案的身份证件,逐一核对。

  “赵璐,在不在?”

  “秦虹,在不在?”“张乐礼,在不在?”

  ……

  每喊一个名字,就进行一次检查,仅梁子秋负责的区域,就有几十人……连人都找不着。

  王昭面色一沉,对身旁士兵吩咐:“挨家挨户搜!”

  梁子秋连忙拦住:“王将军稍安勿躁,给我些时间,让我去劝劝这些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