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粉色娇嫩齐二哈(40)
作者:这个人好懒      更新:2024-10-04 19:37      字数:2934
  作弄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四大爷和心思歹毒的皇后,

  安玥也盘算着让她跟华妃正式交战了。

  自从安玥给曹琴默递了话之后,清凉殿的防卫就放了水。

  淳儿不愧是个收集情报的小能手,

  没多久,皇后就已经掌握了华贵妃与朝臣私相授受的证据,只等年羹尧倒台,便落井下石,万箭齐发。

  而这一切,年世兰毫无所觉,她还沉浸在皇上的甜言蜜语中无法自拔。

  这大半年,他把年家捧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了进一步放松年家和敦亲王的jing惕,他对华贵妃的宠爱也更甚从前。

  剪秋上位后,以她独特的妈味,赢得了皇上短暂的流连。

  皇上留宿桃花坞的次数,从一个月两次,变成了三次。

  看着偏殿彻夜亮起的灯火,

  宜修咬牙将心中的妒意硬生生地憋了回去,毕竟,剪秋知道得太多了。

  与其杀之,不如物尽其用。

  有了剪秋姨姨的加入,皇后的战队确实添了几分战斗力。

  后宫的三派势力,表面上,暂时还是能维持住三足鼎立的局面。

  不过,论雨露,十个加起来都顶不过一个清凉殿。

  显然,四大爷喜欢局部降雨。

  捧杀年家是真,愧疚想要补偿年世兰也是真。

  在他的辛勤努力下,

  弹劾年家的队伍日益壮大,一个朝堂都快要装不下。

  毫不夸张,如今路过勤政殿的狗都要弹劾两句:“年羹尧功高震主,藐视皇恩,目中无人……”

  而剪秋的老宫女上位,在园中也兴起了一阵不良之风。

  这些日子,四大爷跟前出现了不少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宫女,连一向合规合矩的清凉殿都开始有人跃跃欲试。

  不过,对于这些庸脂俗粉,他是真的看不上眼。

  烦得很了,四大爷头一次怀疑自己宠幸一个宫女的决定是错误的,也不知道当时为何要鬼迷心窍。

  怪只怪那日,温柔给自己上药呼呼的剪秋,让他平生第一次体会到了,被母亲关爱的感觉。

  皇后敬他,但关切中带着疏离,世兰虽然伺候得周到,但骄纵爱使小性子,李氏.......

  唉,算了,不提也罢。

  今日是四月十七,甄氏的生辰。

  准噶尔那边不断传来捷报,弘时和策棱将军带着大清的官兵屡战屡胜。

  也不知道她如何了?

  两军交战,身为大清的和亲公主,她的处境,应当也是十分艰难的。

  纯元走了之后,也只有甄氏能和自己说上几句。

  只可惜,自己不能因为一个肖似纯元的女人,便留下让皇家的颜面蒙羞的隐患,也绝对不能允许有人,动摇大清的江山社稷。

  当日之事,允礼不无辜,她也算不得无辜。

  前阵子,张廷玉的密信中提到:

  果郡王在边关,与将士们相处极好,如亲兄弟一般。

  允礼自是优秀的,不然皇阿玛还在时,也不会亲自培养他。

  所以,纵情于山水是假,风流不羁也未必是真。

  罢了,他的这些兄弟们,除了十三弟,又有哪个是真心待自己的呢?

  两眼一闭,一睁,四大爷的眸中,便只剩下了无尽的幽深与薄情。

  而此时的准噶尔,

  一场胜仗过后,大清的士兵们正在打扫战场。

  策棱将军带着弘时和其余部将,在营帐中商讨接下来的战术。

  准噶尔士兵伤亡惨重,没有了拼死一搏的勇气,摩格可见士气汗衰竭,便派人传达了求和之意。

  可此时的大军已经一鼓作气长驱直入,

  只待再进一步,便可直取摩格可汗的人头。

  战报已经快马加鞭传回京城,一切都要看皇上的决断。

  军中部将们的意见也分成了两派,保守派认为穷寇莫追,以防反扑,而更多人则坚持继续打。

  弘时当然更支持后者。

  自先朝起,为了平定准噶尔之乱,大清扔出去多少钱财和性命。

  就大军出征的这大半年,牺牲了无数将士,花费了数不清的钱财,如今好不容易打到了准噶尔的大本营,怎么能说撤就撤呢?

  若此时同意求和,才真是对不起牺牲在这片土地上的大清英灵!

  这一次,非得把他们打服,再也不敢反抗为止,

  让他们知道,大清将士的威严,不容挑衅;大清的江山和国土,不容侵犯!

  弘时的意见,自然也是策棱的盘算。

  这位来自蒙古的将军,是一个十分有血性的人,更何况,策棱的家族还和准噶尔部族有着不可调和的血仇。

  他的后半生,原也是为了平定准噶尔战乱而活。

  四大爷收到战报,大喜过胜!饭都多吃了好几碗。

  直接拍板,不接受求和。

  准噶尔屡屡进犯,若不收拾彻底,不用几年,必定又要卷土重来。

  但以大清的财力,却很难再组建这样的一支规模庞大的漠北雄军。

  而皇帝的旨意一到,大清的将士们便毫不犹豫,进行了与准噶尔部落的最后一次交战。

  在这一次战争中,摩格可汗战死,准噶尔部落群龙无首,他的长子率领还存活的部族直接投降。

  历史上原本经历三朝才平定的准噶尔战乱,提前结束了。

  在降军的人群中,

  弘时看到了一张十分脸熟的面孔。

  莞贵人?

  她怎么会在这?

  身边的田副将见他盯着一个女子瞧,不由会心一笑,告诉他:

  “那边是摩格可汗的家眷,末将正要去询问,玉隐公主如今何在。”

  以往都是这样,战胜之后,前来和亲的公主,就可以带回大清荣养着了。

  听到‘玉隐公主’的名号,弘时才恍然明白是怎么回事。

  原来如此!

  他偶然听额娘说过甄氏和十七叔‘那年杏花微雨’的事情,才知道一向风流倜傥的十七叔,不仅肖想皇阿玛的女人,还隐隐有些觊觎大清皇位之意。

  甄氏被卷入其中,虽然无辜,但毕竟确实和十七叔有了些牵扯。

  还以为眼里揉不得沙子的皇阿玛会把她杀了,却不想,竟是物尽其用,送来准噶尔当了和亲公主。

  须臾间,田副将已经把人带了过来。

  北疆的天气干燥,甄氏的面容,再也不复往日的水嫩。

  陪在她身边的,是面容苍老了许多的槿汐。

  弘时记得,这位惊才绝艳的莞贵人,在宫中时,身边还有两个十分貌美的侍女,如今却是都不见了。

  甄嬛再见大清的故人,心中亦是思绪复杂。

  她无论如何也没想到,有一日,带着大军来接应她们主仆的,竟然会是那个从前一直被调笑‘只会长高’的三阿哥。

  也是,他的额娘都能隐忍算计,做儿子的,肯定也不遑多让。

  也不知道弘历怎么样了?

  有没有听自己的话,和三阿哥多来往,皇上有没有把他接回宫,找到额娘庇佑了吗?

  行过礼,槿汐先一步说道:

  “请三阿哥见谅,我们公主的嗓子坏了,大夫说,暂时还不能开口说话。”

  弘时点头,回了一句:“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公主受苦了。”

  说罢,便让人把她们带下去,好生安置。

  给和亲公主体面,这是应该的。

  准噶尔散落着很多小部落,策棱留在伊犁,处理北疆的事务,弘时则带着部分大军和甄嬛等人率先回朝。

  离开准噶尔的时候,甄嬛只带上了一个玉盒,里边装的,是流珠的骨灰。

  她从来没有想过,要把流珠一个人留在漠北。

  刚到准噶尔不过半月,

  英格可汗死了,爆发了严重的内乱。

  她的绝世姿容,也引来了无数豺狼虎豹。

  其中一个部落的首领,不顾大清公主这一名头的威慑,连夜入室,将流珠和槿汐打晕。

  就是那一晚,她喊破了喉咙,都没有喊来救兵,嗓子却坏了。

  翌日,是流珠拼死拖住看守的爪牙,才让她和槿汐逃了出来。

  可流珠自己,却被恼羞成怒的首领乱棍打死。

  等自己和槿汐带人返回去的时候,流珠的尸体都已经被漠北的高温烘烤干了。

  那时,她虽然贵为和亲公主,却并没有受到应有尊重。

  为了在这个没有伦理没有道德的地方活下来,她找到了摩格......

  不负所望,摩格以强盛的武力和头脑,继位可汗,同时也平息了这场内乱。

  而她,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这位新可汗的妾侍。

  摩格侠肝义胆,为人坦荡,但他的夫人却不是个好相与的。

  那个女人比华妃还要嚣张跋扈,不讲理,只动手,无脑而又粗鲁。

  所以后来,她小产了,被夫人打的。

  在这些野蛮人面前,她的伶牙俐齿,聪明机敏,好似都没有了用武之地。

  槿汐也因为和摩格报信,而被记恨,差点没了性命。

  此后的日子并不算好过,而她也在这日复一日的磋磨中,逐渐心灰意冷。

  好在,准噶尔再也不会有下一个可汗了,她的屈辱,也受够了。

  可是皇上,臣妾好恨啊……